一、防爆電梯防爆原理:
隔爆與本安作為兩類最通用的防爆形式而被廣泛使用。隔爆型產品是一種強度型的防爆產品,常適用于強電系統(tǒng)的防爆,其外殼能夠承受通過外殼任何接合面或結構間隙滲透到外殼內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內部爆炸而不損壞,并且不會引起外部由一種、多種氣體或蒸氣形成的爆炸性環(huán)境的點燃。本質安全型產品是一種能量安全型的防爆產品,常適用于弱電系統(tǒng)的防爆,其電路在正常工作和規(guī)定的故障條件下產生的任何火花或熱效應均不能點燃規(guī)定的爆炸性氣體環(huán)境。隔爆技術和本安技術結合在同一產品上是兩種防爆形式優(yōu)勢互補的共同體,采用隔爆與本安復合型的防爆電梯,在現場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使用靈活,維護方便且成本低廉。電梯內所有電器或部件的防爆標志一律不應低于 dⅡBT4(隔爆部件)或 d(ib)ⅡBT4(本安部件)等級。所有可能產生危險火花或危險溫度的部件或部位都必須采取相應的防爆安全措施。采用先進防爆技術的防爆電梯對環(huán)境相對要求較低,采用特種電梯的防腐蝕和抗電子干擾技術,并結合本安型、隔爆型、澆封型和增安型四大防爆型式,產品可運用于:氣體防爆IIC T4、氣體防爆IIB T4、粉塵防爆 DIP A20 TA T4、電機防護等級 IP55,控制柜防護等級 IP6X。
二、防爆電梯維修保養(yǎng)基本要求:
維保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防爆電氣設備安全檢查維護和檢修制度。安全檢查可分日常運行維護檢查、專業(yè)維護檢查和安全技術檢查三種。日常運行維護一般2周1次,專業(yè)維護檢查、安全技術檢查一般定期進行,此兩種檢查也可合在一起進行。下面對日常維護檢查的注意事項加以強調。
1.日常維護檢查應由專業(yè)持證人員進行,主要內容如下:
1.1清除有礙防爆電氣設備安全運行雜物和易燃品,保持其外殼和環(huán)境的清潔。
1.2設備運行時應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條件,檢查外殼表面的溫度,不得超過產品規(guī)定的最高溫度和溫升。
1.3檢查設備外殼各部位固定螺栓彈簧墊圈是否齊全緊固,不得松動。
1.4檢查設備外殼是否有裂紋和有損防爆性能的機械變形現象。
1.5設備上各種保護、聯(lián)鎖、檢測、報警、接地(零)等裝置應齊全完好、可靠。
1.6檢查防爆照明燈具是否按規(guī)定保持其防爆結構及保護罩的完整性。備注:設備運行操作人員對日常運行維護和檢查中發(fā)現的異?,F象,可以處理的應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應通知電氣維修人員處理。
2.防爆電梯維修的概念:維修是指為了保持電梯設備的運行及防爆性能,對電梯設備進行局部檢查和作有關的修配及修理,而對設備的改造,則不在維修的范圍之內.
2.1維修時,首先應確認防爆環(huán)境是否有爆炸危險,否則不能進行維修檢查,除非確認采取了足夠的安全措施。
2.2維修檢查時,應切斷電源后才能打開設備蓋子檢查,并在電閘上懸掛警告牌。切斷電源前,嚴禁打開設備密封盒、接線盒、進線裝置、隔離密封盒和觀察窗等。
2.3打開的隔爆盒(柜),在維修后必須關閉,緊固后才能通電。
2.4用于維修保養(yǎng)的非防爆的移動式、便攜式電氣儀表禁止在爆炸危險場所使用。
2.5嚴禁在防爆場所打開隔爆型設備的隔爆外殼。
2.6嚴禁帶電更換防爆燈具的燈泡,應在隔爆外殼緊固后才準送電。
三、防爆電梯專業(yè)維護檢查及安全技術檢查要求:
應提供下列資料和文件:產品出廠合格證和防爆合格證復印件;使用維護說明書;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的電氣示意圖及符號說明;電氣布線圖;
機房應保證通風,機房環(huán)境應符合電梯和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的技術條件。防爆電梯應根據爆炸危險區(qū)域的等級和爆炸物質的類別、級別、組別選型。
隔爆-本安復合型防爆電梯所有裸露在機房、井道、轎廂及層站等處的電氣設備和部件均應單獨采取不低于整機防爆等級的電氣防爆措施。位于防爆電氣設備和部件內的元器件不必單獨采取電氣防爆措施。防爆電氣設備的外殼應有“EX”標志和銘牌,銘牌中有經國家認可的檢驗單位發(fā)給的防爆合格證,設備出廠時,該證號在有效期內。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型和等級應滿足所防的爆炸區(qū)域要求和爆炸混合物的要求。隔爆型部件的外殼應無裂紋、損傷,外殼防腐措施要達到要求。防爆電氣設備外殼表面的最高溫度應滿足所防的爆炸性混合物的要求。防爆型電氣設備的防爆面不得有沙眼,機械傷痕。無電鍍或磷化層的隔爆面,經清洗后應涂磷化膏,電力復合脂或204號防銹油,嚴禁刷漆,防爆面不得有銹蝕層。防爆接合面的緊固螺栓應齊全,彈簧墊圈防松設施應齊全完好,彈簧墊圈應壓平。防爆電氣部件外殼上不裝電纜或導管引入裝置的通孔應用封堵件封堵,封堵件應能與外殼一起符合有關防爆型式的規(guī)定,封堵件只能用工具才能拆除。
檢驗內容與要求隔爆型部件的外殼若能打開,則應有聯(lián)鎖裝置或斷電后才能打開的標牌,以保證電源接通時外殼不會打開,外殼打開時電源已切斷。隔爆型部件的外殼應有“機修后螺栓應緊固”的警示牌本安電氣設備外殼應無裂痕、損傷。本安設備的型號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銘牌標志正確清晰。本安電氣設備與非本安電氣設備連接應有防爆安全柵關聯(lián)設備。獨立供電的本安型電氣設備的型號必須與本安電氣設備銘牌中的關聯(lián)電氣設備型號相同。電氣設備所有的緊固件應完整,不得有松動現象。電氣設備的運動部件應無碰撞和摩擦。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與并聯(lián)設備的之間連接導線或電流應符合銘牌中 CC、LL 和 L/R 的規(guī)定。、多股電纜線接頭須用插針。必須連接或分路時,應在防爆接線盒內進行。引入裝置內的彈簧密封圈的一個孔,應密封一根電纜。彈性密封圈及金屬墊圈,應與電纜外徑相比配,密封圈內徑與電纜外徑允許差值為±1mm。彈簧密封圈壓緊后,應能將電纜沿圓均勻地被擠緊。密封圈的邵氏硬度應在50~55度,不應有老化現象。安裝完畢,必須保證電纜外護套和導線密封圈里,應對電纜施加壓力(以牛頓為單位)為20倍,電纜直徑(以毫米為單位),電纜移動1㎜。壓緊組件的型式須符合安裝要求,隔爆型應金屬制造。電氣設備的電纜或導線引入口,需用鋼管連接,必須用一個過渡壓緊組件,必須達到先壓緊密封圈后才可連接鋼管,鋼管連接有困難可增加活接頭。本安電路與非本安電路不應為同一電纜;本安電路與非本安電路應分開走線,本安電路與非本安電路終端分隔間距大于50mm.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本安電路,除電纜芯線分別屏蔽或采用屏蔽導線者外,不應共享同一電纜或鋼管。本安電路與關聯(lián)電路采用非鎧裝和無屏蔽層的電纜時,應采用鍍鋅鋼管加以保護。本安部件和關聯(lián)部件的連接件、接線盒、插頭和插座應有明顯的標志且容易識別,若用顏色識別,須用藍色,本安部件和非本安部件連接時應采取適當的隔離措施。
本安電路配線電纜屏蔽層,應在非爆炸危險環(huán)境進行一點接地。
爆炸危險環(huán)境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構架、金屬配線管及其它配件,電纜保護管,電纜的金屬護套等非帶電的裸露部分,均應接地,且應單獨與接地干線相連,不得串聯(lián)接地。
爆炸危險環(huán)境內應接地的部件與接地干線相連的接地線宜使用多股軟絞線,其截面積應不小于相線2截面積的三分之一且銅線不得小于4mm,鋼線不小于2.6 mm 。在中性點接地的低壓電路中,保護接地干線應始終與中性點連接成一體。在爆炸危險環(huán)境中接地干線應在不同方向與接地體相接,連接處不得少于兩處。曳引繩頭組合:繩頭組合的彈簧不得有裂紋,彈簧兩端的墊片應用不起火花的金屬制造。曳引輪、導向輪及反繩器的擋繩裝置、限速器的制動塊和夾繩鉗塊、安全鉗契塊、提拉機構的轉軸、安全鉗工作時撞擊安全觸點的打板、滑動導靴靴襯、門鎖產生相對撞擊的二部件之一、門擋輪、門掛輪、門導靴等正常使用情況下有產生火花潛在危險的部件均應采取防止火花的措施。
電纜或導線的連接,應有防松措施的螺栓固定;電氣線路在爆炸危險場所不應有中間接頭,在特殊情況下,線路須設中間接頭時,必須在中間的防爆接線盒或分線盒內連接和分路。
電纜敷設線路穿過不同危險區(qū)或界壁時,必須在下列場所采取隔離密封措施:
檢驗內容與要求在兩極區(qū)域交界處的電纜溝內,應采取充砂、填阻火堵或加防火墻隔離;電纜通過與相鄰區(qū)域共有的隔離、樓板、地坪及易受機械損傷處,均應加以保護;留下的孔洞應嚴密堵塞;電纜在區(qū)域界面(隔墻、樓板、地坪)有保護管外套時,須在保護管兩端的管口處,應用阻火堵料嚴密堵塞,深度不小于4mm。鋼管通過與其它任何場所相鄰的隔墻時,應在隔墻的任一側裝設橫向式隔離密封盒;鋼管通過樓板或地坪引入其它場所時,均應在樓板或地坪的上方裝設縱向式隔離密封盒;鋼管的管徑大于50mm及以上的,在距引入的接線箱450mm以內及每距15m 處,應裝設隔離密封盒;易積聚冷凝水的管路,應在其垂直段的下方裝設排水式隔離密封盒,排水口應置下方;導線在隔離密封盒內不得有接頭;鋼管通過墻、樓板、地坪時隔離密封盒與墻面、樓板、地坪的距離不應超過300mm,并應將孔洞嚴密堵塞;隔離密封盒內必須填充水凝性粉劑防火密封填料。鋼管連接螺紋加工應光滑、完整、無銹蝕,在螺紋上應涂電力復合脂或導電性防銹脂。不得在螺紋上纏麻或絕緣膠帶及涂其它油漆。緩沖器應采取彈簧緩沖器或聚氨酯緩沖器,并且在彈簧緩沖器與對重或轎廂撞擊時應有橡膠襯墊。機房、地坑或轎廂地面應采用金屬撞擊不產生火花的材料構筑或鋪墊,該材料同時應有利于導除靜電,轎廂地面的材料應固定牢固并有相應的耐磨性。貨梯轎廂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防止貨物或搬運機械進出轎廂時撞擊發(fā)出火花。
更多防爆行業(yè)資訊,敬請關注防爆云平臺()云服務——行業(yè)資訊欄目!